劉少康
1 、我國客運連續(xù)增長趨勢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四大基本需求。它們在整體上則反映一個地區(qū)、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水平。衣食不足,莫談住,不談行。衣食足,住和行就上了臺面。二十世紀末中國老百姓在談論兩件新鮮事,一是談論買房子;二是談買汽車。不過,汽車的經(jīng)念歪了,整個80~90年代念的是轎車經(jīng),希望中國一下子變成西方那樣出門就開小車的國度。念了這些年,與房地產(chǎn)商們相比,汽車商們的眉頭還沒有徹底舒展過。當然,大賺一把的廠家是有的。簡單地說,總體趨勢:一是對需求總量的估計過高。90年代大多數(shù)汽車市場預測家的預測值都高,大約高一倍左右(例如在1994年左右估計2000年轎車需求在130~160萬輛,實際情況僅銷售60多萬輛)。二是生產(chǎn)能力閑置很多。當時普遍追求規(guī)模效益,目標綱領15萬輛嫌少,總以30萬輛為好。結果,許多生產(chǎn)線現(xiàn)在只能以銷限產(chǎn),低的只有5-6萬輛。有人估計全國轎車總閑置生產(chǎn)能力在50%以上。
這種情況說明了什么呢?說明我國不會一下子從公共汽車都擁擠不堪,突然變成百姓都圓轎車夢的世界。人們希望有比從前更好的、更快捷的公共交通。在全國總客流量增長中,汽車客運量是增加最快最大的;相反航空增加緩慢,這是因為買得起飛機票的百姓少;鐵路與公路之間的關系是逐漸走向合理分流。
2 我國客運的特征與交通工具需求
我國客運流量有獨特的變化方式,例如,"春運"大概是世界上少有的規(guī)模大而又集中的洪流。這幾年國家出面又組織兩次"黃金周",即"五一"和"十一"長假形成的全國規(guī)模的旅游周。其實不止一周,"五一"之前四、五天票就買不到了,"五一"過去幾天后交通還很吃緊。國慶節(jié)前后也一樣。
學生的寒假與春運差不多開始,也差不多結束,因此這是全國運輸最高峰。暑假開始和結束是以學生為主的兩個小峰。這樣一來,中國全年交通差不多形成五個峰。低谷中,3~4月是春天,出門春游的人特別多。不過,這類春游多數(shù)在住地附近。少數(shù)旅行家、退休人員例外,這段時間最宜游山玩水。這段時間低谷不低。
其次,暑假開始和結束之間,常常有大批學生開展暑假活動或自己出門認識世界。另外,近年南方一些企業(yè)流行高溫假(工廠利用它進行設備大檢修),形成青壯年職工帶孩子出游的客流。全年大概算"十一"之后到元旦前后冷清一點。這是因為(1)天氣冷;(2)學生快考試了。
客流的身份結構是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梢远ㄐ缘卣f,旅客的身份是決定其選擇出門旅行工具的依據(jù)。旅客身份簡單地可分成這么幾類:(1)遠乘飛機近坐轎車類;(2)出門旅游,既想舒適點也不想太奢費類;(3)能省就省類。
這樣,第一類乘客與五個高峰的關系不大,相反,他們往往主動避開高峰。所以說,客流時間分布是大眾化客流的分布,游客中一部分是"去旅游"的;還有大部分是"討生活"的。如果再細一點,實際上全國性"巨大"客流中,第一是民工流,第二是學生流,第三是旅游人群(這群人中學生也占很大比例)。由此,我們可以按照這些客人的心理和經(jīng)濟承受力作出如下關于交通工具選擇的推斷(見表1)。應該說明,本文并未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查,而是隨機地抽問若干人"如果你出門,坐若干若干公里,首選什么交通工具?"而后按大體趨勢以表l的形式進行表達的。表1中用三角形數(shù)表示被選擇的頻率,頻率越大三角形數(shù)越多。顯然,出門選擇交通工具的主要依據(jù)有兩個因素:一是旅行距離,二是交通工具的舒適性和價格。
運距(km)
|
主要特征
|
交通工具選擇主要意向
|
小普
|
小高
|
中普
|
中高
|
大普
|
大高
|
火車
|
飛機
|
船
|
<100
|
旅游
|
▲▲▲
|
▲▲▲
|
▲▲▲
|
▲▲▲
|
▲▲▲
|
▲▲▲
|
|
|
▲▲
|
生計
|
▲▲▲▲
|
|
▲▲▲▲
|
▲▲
|
▲▲▲
|
|
|
|
|
100-300
|
旅游
|
|
▲▲
|
▲▲
|
▲▲▲
|
▲▲▲
|
▲▲▲
|
▲▲
|
▲▲
|
|
生計
|
▲
|
|
▲▲▲▲
|
▲▲
|
▲▲▲▲
|
▲
|
▲▲▲
|
▲▲
|
|
300-500
|
旅游
|
|
|
|
|
▲▲
|
▲▲
|
▲▲▲▲
|
▲
|
▲▲
|
生計
|
|
|
▲▲
|
▲▲▲
|
▲▲▲▲
|
▲▲
|
▲▲▲▲
|
|
▲▲
|
500-1000
|
旅游
|
|
|
|
|
|
▲
|
▲▲▲▲
|
▲▲
|
▲
|
生計
|
|
|
▲▲
|
▲▲
|
▲▲
|
▲
|
▲▲▲▲
|
▲
|
▲
|
>1000
|
旅游
|
|
|
|
|
|
▲
|
▲▲▲▲
|
▲▲
|
|
生計
|
|
|
|
|
▲▲
|
▲
|
▲▲▲▲
|
▲
|
▲
|
3、我國公路客運與客車市場研究
3.1 我國公路交通的網(wǎng)絡結構
為了讓問題變得清晰,有必要研究我國交通網(wǎng)絡結構,它與客運市場和客車的選型有密切關系。以高等級公路為骨架的大城市之間是主干網(wǎng)。據(jù)報導,總長3.5萬km?quot;五縱七橫"主干線網(wǎng)絡將在2010年完成。第二級網(wǎng)絡是大城市到中小城市(高速公路不通過,或只可局部利用高速公路)往往有較高級別(一級或二級)路面。第三級為鄉(xiāng)村一鄉(xiāng)村和鄉(xiāng)村一城鎮(zhèn)的普通公路。實際上還有更細一級--包括鄉(xiāng)村土路在內的農(nóng)用車和拖拉機通行道路。
顯然,這個網(wǎng)絡至少可以讓我們對合適的車型作出選擇。所謂合適的車型不是指能不能跑,而是車輛性能與道路級別是否匹配恰當。盡管任何級別的車輛理論上都可上高速,實際上應該以大型、高速和高安全保障車型為適當。中、小型客車可以跑,但運營不經(jīng)濟。另有一種不適當,那就是低級網(wǎng)絡與高檔車型。豪華旅行車在第三級網(wǎng)上跑,一是跑不起來,二是旅客想坐便宜車。
網(wǎng)絡在中國如此之大,中國民眾如此之多,中國各階層實際經(jīng)濟能力不同,這些因素提供了我們對近年及今后一段時間客運和客車市場估計的參考坐標。
3.2 短途客運與適合的車型
短途交通應該是最廣泛、最全面的汽車客運市場。短途客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日常生活所需;二是短途旅游。城市公交也是日常生活所需,但屬于另一類型,不在本文中討論。
以中國廣大農(nóng)村和城鎮(zhèn)為市場對象,人們生活中的出門和回家,以短途為最主要方式,F(xiàn)在鄉(xiāng)村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交流大大加快,走家串戶,小買小賣頻繁。這個市場的人口基數(shù)是十億左右,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這個市場的主流是經(jīng)濟條件不富裕。因此,適合這個市場的車型是價格便宜、安全可靠、舒適性要求稍低。這正是國產(chǎn)車型當前全面占領的地盤,暫時沒有外國高檔車的威協(xié),但是并不是可高枕無憂了。
短途旅游是新興大市場,它的主要客流分布較廣。主要有以下幾種:(1)城市中下層民眾短途旅游;(2)城市中層以各種"公干"為代表的出門:開會研討,商務往來及民間活動;(3)在火車開行空檔開方便旅客的短途車。
隨經(jīng)濟條件改善,各種形式的旅游越來越多,少年團體、學生團體、老年團隊都有,高低檔次兼?zhèn),不過既然是旅游,當然以中檔為多。各種級別的會議、商務活動是近年特色,所需車輛應以高檔國產(chǎn)或進口豪華車為主。
3.3遠距離客運
遠距離旅行有四種選擇:乘飛機,坐火車,坐汽車或輪船。輪船客運暫時處于蕭條,很少有人用一、兩天坐船。當然,順長江而下的民工和想觀長江風景的人還有,但在客運上的比重已經(jīng)較小了。
旅客中既要快,又要舒適,還拿得出機票錢的基本上選擇航空,尤其是境外旅行。航空近年增加相對雖快,但總的份額甚低,迄今仍在10%之內。
絕大多數(shù)旅客長途旅行都選乘坐火車。1 000km以上極少有人選擇長途汽車,除非個別特殊情況--例如帶了較多、較重行李不愿換車,有時選擇公路長途臥鋪客車,這些人大抵為了生計。出門享受自然的旅游者一般不會選擇它。
從汽車行駛本身各種因素考慮,這片市場的競爭力也不大。一般地說,在汽車里坐8小時,或者躺著10多個小時是個界限,身體正常的人可以承受,再長了就很不舒服了。因此,它主要被用在火車到不了的地方。最典型的是從偏遠縣鎮(zhèn)到500~600km的地方去,即使可以搭乘一段火車,還不如汽車直通到站,省去中間下汽車、等火車的麻煩。所以這是汽車可從火車嘴里奪下來的一塊肉。
由于我國領土廣闊,鐵路的密度相當有限,尤其西北、西南更顯得稀疏,造成上述機會較多。另一方面,改革開放讓人們的活力煥發(fā),出門打拼世界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所以這是一片應該受到重視的市場。鑒于這片市場的特征,它顯然不是富貴族和以舒適為條件的旅游團的需求,而是以民工為主的謀生客流。安全、經(jīng)濟是兩大主要要求。對此,筆者認為國產(chǎn)大型中檔或中高檔客車可有較大作為,暫時還不會有豪華客車的大市場。
3.4 熱戰(zhàn)的中心戰(zhàn)場--中距離客運
把中距離定位在100km以上、500km以下這個范圍左右,是當前汽車與火車爭搶熱點。爭搶雙方各自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
火車的優(yōu)勢明顯:座位空間大,有途中活動身體的自由空間,平均速度高,所以是首選的交通工具。劣勢是受線路和站點限制大,還有車次少。這正是汽車與之爭奪之處,凡被火車丟下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汽車爭奪的對象。過去國營汽車公司沒有太大的主動性,現(xiàn)在汽車業(yè)主的主動性大了,競爭力也強了。
汽車的競爭力主要由兩方面構成,第一是機會,包括時間和空間;疖嚢啻伍g隔時間越長,汽車機會越多,可以讓旅客省下住宿費和時間;火車不去的線路,則是其獨占的空間。第二是車輛的適當檔次和設施。過高和過低檔次都是不好的。過高的檔次,或者因道路不好跑不起來,或者票價高不吸引人,經(jīng)營不經(jīng)濟;過低檔次車輛,一部分旅客不接受。
中國有句老話"窮家富路",是說出門時可以稍稍多花點,以圖安全、方便;在家節(jié)約一點就補過來了。這樣,在火車站門口攬客的客車檔次,似乎應該這樣定位:讓大多數(shù)乘客覺得"有點貴,但舒適,值得"這個尺度最好。幾乎出門的人都有這種感覺,多花十元、二十元買個"小享受",反正難得一次。所以車的檔次應按消費水平,取其稍高點。
4 、國產(chǎn)客車的市場空間和前景
4.1 當前客車市場狀況
我國客運和客車市場,到目前為止,雖然已經(jīng)有了"外來物種入?quot;的事實和這個勢頭帶來的巨大壓力,但是,就和當年日本鬼子來了一樣,只在"點"一"線"上布置兵力,"面"上還很薄弱。現(xiàn)在國外客車即使有"點''(大城市)上也并未占優(yōu)勢,幾個特殊單位開出幾輛進口豪華客車還十分搶眼--證明其少。在"線"上,也只有少數(shù)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一些人員交往特別多的大城市之間,才是他們展示風流的地方。它們的服務對象也過分狹窄。
實際上,并非什么人都要求乘坐國際名牌豪華客車。例如國外來華游客,如果不是免費請他們享受,讓他們選擇德國進口"奔馳"、"凱斯鮑爾"或者國產(chǎn)"金龍"、合資產(chǎn)的"安凱",他們大抵選擇后者--經(jīng)濟實惠也蠻豪華。中檔以下的進口客車似乎還未見氣候。
因此,目前國內客車市場主要是國產(chǎn)客車的天下。高檔客車有合資型的豪華車和國產(chǎn)高檔客車,它們以相對價格低保衛(wèi)著高檔客車市場份額。中檔以下目前還沒有大的威脅。因此,近年國產(chǎn)客車銷售是一路增長,并且有人預測將連續(xù)以8%速率上升。
4.2 國內客運市場繼續(xù)擴大的趨勢
國內客運市場將繼續(xù)擴大,這是兩方面因素作用的必然結果:第一是全國總旅客周轉量隨經(jīng)濟發(fā)展繼續(xù)上升的勢頭不減;第二是鐵路網(wǎng)絡建設不易,空檔很大,大量運量將轉向汽車,即公路的占有量比例繼續(xù)擴大。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省份都只有一條鐵路干線經(jīng)過,少數(shù)省份有兩條經(jīng)過,還有一兩條省內線路。所以全國大面積交通幾乎都要用汽車承擔。而且鐵路不等人,此班一過,只有等下一班次,這是時間空檔。這樣一來,國內客運市場的發(fā)展空間實在很大。
發(fā)展的主要空間是中短途用運輸:從無火車地到火車站去,再轉火車這是百姓出遠門的基本方式;從城市看,近距離和火車不到(不停)才坐汽車,這也是百姓選擇。至于車型,應該是高中低都要,由各地市場消費水平選擇。
4.3 加入WTO后的競爭問題
當前熱門話題是中國加入WTO后,國外產(chǎn)品對中國相應產(chǎn)業(yè)的沖擊。每個行業(yè)都沸沸揚揚,有些樂觀,有些悲觀。汽車是后者居多。其原因似乎以技術不如人為主。筆者的觀點是謹慎的樂觀。樂觀的根據(jù)是我們當前的市場份額大,立足穩(wěn)定,因此,有時間應對來自國外車型的挑戰(zhàn)。這里特別強?quot;時間"這個價值巨大的因素。
在客車市場上,占有市場的是那些與當時消費水平最接近(或相合)的車型,即在技術和經(jīng)濟諸方面的綜合考慮。安全、可靠、價廉、舒適度、豪華外表是被排隊和考慮的。
其次,市場消費水平將緩慢提高。如果把坐客車出門的客流主體定位在民眾上,那么,其消費水平的提高不會太快,比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平均值恐怕要小一點。這是因?quot;貧富差距在擴大"、"基尼系數(shù)已越過臨界點"。與此對應,汽車的檔次應逐步上升。這里給技術進步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國產(chǎn)客車應該學習和吸取國外客車先進技術,形成國
產(chǎn)客車未來車型的幾個階梯,以適應不同時段的需求。關鍵是技術進步"與時俱進"的問題。具體地分析,既有宏觀決策問題,也有具體的技術開發(fā)和研究工作問題。宏觀決策最怕是發(fā)寒熱。決策不當,以后難以補救,F(xiàn)在企業(yè)公司化了,按市場規(guī)律辦,調查研究國情民情,決策的準確度高了。
技術進步方面的問題不是客車特有,而是整個汽車和內燃機工業(yè)的事。不過,客車技術也有自己的專業(yè)工作-一除了發(fā)動機和底盤等外購總成外,以車身和附件為主的工作,應該加大研發(fā)投入?臻g小,座椅硬,振動大,噪聲大,密封差……這些事每一件都好象是"小事"、"技術難度不大",但是若都匯集在一輛車上,必定使乘客在這些"小事"上遭遇"難受"。
令人擔心的不是技術難度有多大,而是有沒有研發(fā)投入,有沒有人長時間潛心技術研究。客車技術進步不需要跳躍,倒是應該一步一步不斷提高。近年,市場經(jīng)濟之風也吹到技術人的心田。若能潛心數(shù)年連續(xù)解決技術問題,使一種技術提高一個檔次,達到國際水平的人多了,這個擔心就不用了。
5 結束語
國產(chǎn)客車在形式和檔次上與當前國內需求基本一致,因而占有廣闊的市場。以合資企業(yè)生產(chǎn)的高檔車加盟"國產(chǎn)車"車列,國產(chǎn)車的系列也完整了。因此,有不可小看的競爭力,應該努力鞏固和擴大。
我國公路客運和對客運車輛的要求將隨經(jīng)濟發(fā)展慢慢提高。這個過程提供了國產(chǎn)客車技術進步的時間和空間,這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加大技術開發(fā)投入,隨時準備好以適當車型滿足需求的演變,"與時俱進",發(fā)揮安全、可靠、廉價優(yōu)勢,國產(chǎn)客車可以占有天時地利的優(yōu)勢,保持較大的競爭力。
|